2019-04-25 15:49
来源:戴氏中考高考学校
今天小编给同学们分析一下高考各科容易丢分的地方,丢掉了本不该丢掉的分数。虽然一分看似不起眼,但在失之毫厘,差之千里的高考,可能甩开的就是你和近千人的距离。
1.简单题目更要仔细认真.尤其是,名句默写、字音、词语、病句、句子衔接等。
2.做文言文部分,应在通读基础上再去做断句和翻译,断句时,注意实词和虚词相关联,断句断的是句,不是词。
3.认真审题.比如一道题问的是春天的时节,答案是“早春”,而有考生错答为“春天.
4.作文题目。不要漏写,更不要擅自改变。
1.检查关键结果。解题过程中得到关键结果,要审查一下这个结果有没有错。一旦出错,后面的解答也是费力不讨好。
2.难题不要怕,会多少写多少。高考数学评卷的主观性很少,评分细则都是细分到每一分,就算不会做,写几个公式也能拿分。
3.“做快”≠“做对“.数学高考应先将准确性放在第一位,不能一味地去追求速度或技巧。狠抓基础题,先小题后大题,确保一次性成功。
4.数学没有倒扣分,不确定答案,大题不要涂掉。考试结束前几分钟,切记不要草率地把怀疑做错的大题的解答过程从答卷上涂掉,此时如果还有题目没有做,那么直接把你的分析过程写在答卷上。
1.注意把握篇章的整体信息,充分考虑语境线索的提示,
2.注重常用词汇和句型的正确使用。3.仔细审题并提取重要信息点。4.有效适度地使用从句和连接词。
5.写作类题目不要照抄原文,尝试用自己的话语表达意思。
1.审题清楚,获得有效信息,表达专业,不要泛泛而谈。
2.充分利用试题中的背景材料,分辨选择题的干扰项,有些选项叙述虽然是正确的,但是与题干不相关,
3.安排30-35分钟解答地理科的非选择题。综合题答题要有条理性,尽量使用地理专业术语,避免表达口语化,注意错别字,
1.认真中题,思维缜密。对于较为熟悉的题,不能凭感觉去答题,有一定难度的题目需要花-两分钟去市题。
2.思路清晰、有条理、符合规范。关键词、观点术语等一般摆在第一句,先将原理写出来,在联系考题里的实际情况展开论述,在各个原理前要标上顺序。
3.在综合性大题中需要将多个考点穿插起来的,要有清晰的分解点。
1.发散思维。主观题部分要多写,但不是围绕一个角度写,要获得多个要点,从多角度回答。
2.利用好非选择题的材料信息。
1.化学专用名词不能写错,建议考前几天多翻翻课本,再熟悉一下基本名词和实验装置, ;
2.防止化学用语表达错误,例如化学反应方程式反应条件漏写、写错,方程式没有配平等。
3.注意有机物结构式书写错误,多个"H”、少个"H"的情况都不少见。
4.注意答题的文字表述清断明了,如果字迹潦草条理不清,会影响阅卷老师的判断。
1.实验题中最后答案的有效数字要求非常严格,答题时对于题中要求取几位有效数字要注意看清楚。
2.警惕容易题目失分。考生在训练时解易题-一定要将过程和结果写出来。
3.物理的大题部分基本是靠公式来得分的,考生要寻找关键点来列方程,列对了方程和公式就会有分得。
4.在最后几天里,建议抽时间到实验室去动动手,将往年的高考实验题部分的实验操作进行一遍。
1.一些涉及因果分析、推理的题目,考生应该注意表达的清晰。
2.答题过程中避免出现错别字,特别是专有名词。
3.实验题注意审题,把握题目中给出的实验组和对照组的有效信息。
1. 考试不是百米冲刺,不必“抢跑”
高考监考时常常发现这样的现象:开考铃声一响,几乎所有考生都像百米起跑线上的选手一样,抓起笔来飞速答题。殊不知,这期间出现了多少不应该的失误。对于命题人来说,一般的第一小题都是提供给考生“热身”的,属于“送分题”,但统计结果却是第一小题的错误率远远高于预期。
2. 要有“我正在做这道题”,而不是去想“我曾经做过类似的题目”的心态
熟悉的题目当心有变化,而且肯定有变化,否则命题专家就不叫专家了。要小心掉进命题人特意为你挖的坑里。不熟的题目也不必惊慌,考查的知识内容你肯定学过。而这才是真正的好的考题。如果考试只考大家见过的题目,那还叫高考吗?还能够体现出你的真实能力水平吗?所以,小编告诉你:熟题不喜,新题莫慌。
3. 选择、选择,有比较才有选择
常见一些比较“聪明”的孩子,对于四个选项的选择题,看完了A就决定了,不再认真阅读B、C、D选项,结果因为看A时不够仔细,导致误选。
现在的考试选择题大都考查概念辨析,往往都在细微之处设置疑问,尤其是理科综合的选择题,分值太高,不敢轻易确定。
4. 慢做会、求全对,稳做中档题、一分不浪费,舍弃全不会
不会的题目一定要暂时跳过……,什么叫“不会”?心平气和地读了两遍,硬是没有任何思路的题目,应该就算暂时不会的题目。
跨过难题,等待可能来临的“豁然开朗”。这是有科学道理的。一是你的大脑已经纳入了该题的信息,虽然你在做别的题目,但是人脑太高级、太复杂了!它竟然比电脑还要厉害一些,它会自动进行分时工作!说不定什么时候它把你本来“不会”的题目想了出来。这就是你“恍然大悟、豁然开朗”的时候。另外,你要知道,每个学科的命题人数有限,因此他们的思路也有限,有些关乎学科核心本质的内容往往在不同题目中都有体现,只是表达的形式与策略有所不同而已,所以同一份试卷中发生“异题迁移”现象——后一道题对前一道题的启发作用是极有可能的。
最后,衷心地祝愿:考生们高考成功,家长梦想成真。
教师团队
查看更多>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