印度多地气温超45℃,有人被活活烤死!为啥年年都不吸取教训?

太阳白天烤你,尾气晚上熏你,地面再补个蒸,三位一体,整得人连睡个觉都像在热气腾腾的桑拿房。

但真正要命的,还不是热,而是“扛热的本事”太拉胯。

空调是富人的标配,对绝大多数印度人来说,却是遥不可及的奢侈品。

数据显示,印度全国空调普及率不足6%,没错!不是60%,是6%。

更别提电力系统老化到连新德里都能停电的地步,就算你有空调也没用,因为没电。

有网友吐槽:“别人担心空调费电,我们担心有没有电。”这不是段子,是写实。

02

那为什么同为亚洲国家,中国就没热成这样?

不是因为我们不热,而是我们有护体神功:青藏高原。

这个世界屋脊,不光是个地理名词,更是一个“气候挡箭牌”。

每到春夏,它在高空形成强大的高压系统,把从印度洋来的湿热气流拦在外头,还顺便引导北方冷空气南下,把中国变成了一个“天然空调房”。

再看看中国的电力系统,哪怕在海拔四千米的藏区,哪怕在西北戈壁滩,也能做到24小时不断电。

几十年来修电站、铺电网、搞清洁能源,哪怕用再多钱,也要把“电”送到最后一盏灯泡。

而印度呢?电力损耗率高达23%,也就是说,发出来的电,有近1/4路上就蒸发了。

你再怎么热,再怎么渴望冷气,也只能徒呼奈何。

要说印度缺什么,其实并不缺阳光,不缺人口,也不缺梦想,它缺的是:让一台空调稳定运行的基础能力。

我们不妨看看新加坡。

这个跟印度一样热得“年年不下线”的热带岛国,却把空调利用到了极致。

新加坡的办公楼、商场、地铁、公交、甚至公厕,全都冷气十足,不穿个外套都得冻感冒。

为什么?因为李光耀早就说了:“冷气,是最伟大的发明。”要想国家有生产力,人就不能热得瘫成咸鱼。

你看新加坡人,穿着西装也能在30度的街头谈笑风生,全靠室内18℃的冷气续命。

但别误会,新加坡的电也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,而是它用十几个发电厂构成精密电网,还大量进口天然气,就是为了“冷气自由”。

03

而印度,表面说要成为下一个世界大国,实际上连让全民凉快一夏都做不到。

想搞制造业?高温下工人没精力。想发展现代城市?电不稳、热爆炸。想吸引外资?外国企业刚到工厂,三天两头断电,谁敢投?

更何况印度还有一个卡脖子的老毛病——种姓制度。

低种姓人连基础教育都享受不到,更别说能学工程、搞科技、建基础设施。

这种制度性的“屏蔽人才”,再加上对现代城市化的无力支撑,不翻车才怪。

高温不是印度独有的问题,全球都在变暖。但为什么一到热天,最容易“热死人”的总是它?

因为热不是本质,落后才是关键。

没有规划、没有基础、没有均等的教育与福利,那些看似自然的灾难,其实背后藏着系统性的失败。

而我们这边,有青藏高原帮挡热,有电网帮送凉,有光伏和风电在不断拓展疆域。

这些可不是神迹,是几十年脚踏实地、一砖一瓦堆起来的成果。

世界会越来越热,这是趋势,但谁有准备,谁就有生机。

印度的热浪年年来,却年年靠熬。这不是命,是局限。

希望有一天,它也能从“被热死”变成“凉快活”,但前提是,得先走出那个靠祷告治高温的时代。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